This movie requires Flash Player 9
企业应用
 
最新活动
【盈和·精品课程】萨提亚身心疗愈专业训练课程,火热报名中!
《萨提亚身心疗愈专业训练课程》萨提亚模式在身体层面…
【盈和·公益项目】助人者培育营┃第五期开营申请啦!
【盈和八周年公益支持项目】《助人者培育营》初阶第五…
快速链接
推荐心理导师
约翰•贝曼
导师:约翰•贝曼 博士Dr. John Banmen(加拿大) Dr. John Banmen…
安娜斯蒂莎
导师:Anastacia Metcalf 安娜斯蒂莎(美国) Anastacia,全球最…
黄琳
导师:黄琳女士l中国首届萨提亚大会演讲嘉宾;l2016纪念萨提亚诞…
感悟小语

“感谢盈和黄琳的推荐,让我又真真切切的成长了一大步。安娜老师的生命探索工作坊看似云淡风轻,但是身体和内心的变化是巨大的。我们的身体有很多部分,不同的部分储存不同的体验。当我把双手放在大臂靠肘的地方时,把呼吸,抚触,和注意力同时带到那里,一瞬间整个身体就体验到完全的放松。再把双手放到很难独立运动的锁骨下方,这原本很艰难的地方也开始更自由了。整个身体发热,释放,很特别的放松。”--王女士

 “ 这次参加呼吸课程一阶的学习,对我来说虽然是复训,但是却比半年多前的第一次上课还激动,因为身体有太多的体验。从第一天的第一个练习到最后一天也就是今天下午的最后一个练习,我的身体都不断出现麻、木、轻微抽动、持续抖动的觉受。这次因为腰椎间盘突出较严重,所以从第一天离开家门到最后一天进家门,都需要别人的帮助。也因为在工作坊期间,得到了主办方,老师和学员的支持和帮助,我才第一次在工作坊期间,每天心里充满感谢。”--魏女士

在线客服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 电话:18850306709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8750209316


 盈和微信公众订阅号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盈和人家
 盈和微信号:yinghe-china

推荐新浪微博
当前位置:首页 > 企业应用 > 企业成长
  • 从萨提亚看“七个习惯”
  • 作者:转载自网络

    我在六七年前接触商界经典书籍——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时,对提升自我素质、加强人际合作有很大帮助。时值今日,学习了一些SATIR的课程,突然发现,从SATIR心理学的角度回味七个习惯,另有一种通透的感觉。

    习惯一:积极主动(Be Proactive

      主动积极即凡事采取主动,根据自己的价值观、而非一时的情绪或外在环境来做决定。
      在SATIR家庭治疗理念中,有三个观点让我感受到主动的深刻含义:

    其一,改变是可能的(Change is possible)。
    SATIR
    给我们诠释了一种积极、光明的方向——改变是可能的。当我们作为社会人,面对生活中各种纷繁复杂的关系:夫妻关系、亲子关系、与父母的关系、与同事和老板的关系……总会遇到十之八九不如意的事。从不如意如意的改变,既有来自外在环境的变迁,但更多是来自内在感受、应对态度的不同。
      记得我在八年前加入一家美国咨询公司前,问公司里的一位资深顾问:我在公司里能得到什么?,老先生很简约地说:这全在于你自己。有人进了宝山还空手而归,而有人去了垃圾堆还能寻到宝。这句朴实而深刻的话自此一直伴随着我的职业生涯,并时刻警醒自己是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。

    其二,问题不是问题,如何应对问题才是问题(Problem is not problem, coping is)。
    当我们面对困境、危机时,并非只有一种应对模式,你可以选择以不同的情绪、不同的观点,来积极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案。
      当我很决绝地说:没办法,当时我只能那么做……”,是因为我脑海里的消极思维先否定了一切可能性,随之,思维就很配合地停滞在没有办法的境地里,最终在行为上验证了没有办法这一后果。可是,当我比较开放地说:再想想,还能有什么其他思路?,是因为我的脑海里先有一种积极的思维模式:面对任何一种情况,总会有两种以上的办法。于是,我会飞快地思考各种新的可能性、发掘各种内外资源,并在行为上主动与人沟通,去尝试几种解决方案的******配置。
      通过自我觉察和勇于选择,我们将拥有越来越多的可能性,得以扩展自己的观点、挖掘自己的所有资源,从而与我们的人性连接得更深。按照德芬女士在《遇见未知的自己》一书中所写,时间长了,在我们的下丘脑会马上组装一种化学物质,叫做胜肽,形成惯性的思维模式。

    其三,冷静的区分和神奇的转化(Distinguishing and TransformationalThinking)。

      SATIR的理念中蕴含着充沛的滋润、阳光,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来自两个技术:
    区分技术——我们要能把行为和人区分开来,以开放、尊重的态度看到行为背后的人。比如,面对提出反对意见的员工,经理人要区分清楚:员工是对这个方案不支持,还是对经理有不满;他是对方案的细节没有理解清楚,还是工作态度比较消极。如果经理人的区分能力不到位,就会将情绪态度混为一谈,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。
      转化技术——任何过往经历中都蕴含中滋养我们的正向资源。因为我们能够冷静区分,我们才能够积极转化,将过往经历中的负面成分剔除出去,将正面因素为我所用。记得在课堂上,我从若干种负面情绪中看到了积极的成分:因为恐惧,所以我会珍惜、谨慎,从而激发潜力;因为内疚,我会不断检视、不断提升自己,会对周围人有更多的同理心、责任感;因为妒忌,我会有强烈的上进心,发现自己在意、渴望的是什么,也会懂得欣赏我所不具备的……“转化技术仿佛一道神奇的彩虹,任何灰暗的事情、情绪、想法笼罩在它的下面,都会折射出绚丽的玫瑰红、温馨的柠檬黄、淡雅的紫罗兰……


    习惯二:以终为始(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


      我们一直忙碌着探索职业发展的动力”——成就、影响力、学习、创新、自由……
   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寻觅觅生命中的重心”——家庭、健康、名利、金钱、享受
    ……
    其实,对于个人、家庭或是组织,只有明晰了终点,才会形成坚实的内在,前进得有激情、有持久力,才能够面对困惑、诱惑时把持住自己。

      在SATIR冰山模式里,我感受到的终点随时帮助我厘清思路——一方面,看到某种现象、行为,不要马上急着下判断,而是去深入挖掘一下深层次的感受、信念、期望。最终我会发现,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是多么一致,我也就能真正地理解对方的言行、从而接纳以往不可能接纳的事情。
      而另一方面,在我面对各种选择难以取舍时,我会耐心而细致地问自己:选择这件事情是为了获得什么——职位、收入、生活与事业平衡……?获得了家庭与事业的平衡又能怎样?自由感、内心的平静。获得了好的职位又如何?获得重视、认可。最终,各种选择的落脚点都是在人类共同的渴望——爱、自由、重视、认可、接纳……想透了终点,心中就多了平和、少了焦虑和怨恨,就容易化解恩怨、接受现状,寻找更有效的方法。
      我印象最深的两部灾难片:《泰坦尼克》 、《2012——那份震撼不是来自宏大的灾难场面,而是其中几个温馨的离别时刻。在《泰坦尼克》中,巨轮即将倾覆之前,两位老人手拉着手躺在床铺上,一起依偎着面对生命的最后时刻;几位小提琴手在众人的慌乱逃生中一直坚持演奏,当最后的乐曲缓缓结束时,他们深情道别、共赴死亡。而在《2012》中,面对是否告诉民众人类灭亡的消息时,坚持告知真相的总统这样说服众人:至少我们还有时间与家人道别!的确,爱、平等、尊重、接纳——这些简单的词汇最具有震撼力,因为她们闪烁着人性的光芒,像明亮的灯塔一样,为我们拨开路途中的迷雾,指引前行的方向,让我们在生命旅途中一直感受到安全、温暖与幸福。


    习惯四:双赢思维(Think Win / Win

      在七个习惯中总结了人际交往的六种模式里——利人利己、损人利己、损己利人、两败俱伤、独善其身、好聚好散。双赢思维阐述了******的交往模式——利人利己,考虑双方的利益,谋求两全其美之策。
      如何能达到这一境界?SATIR为我们揭示了几点思路——

    其一、我们为自己的期待负责任。

      我们如何为自己的期待负责任?不仅要清晰、直接地告诉对方我的期待,而且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,对方可能满足我的期待,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满足我的期待。面对未被满足的期待,怎么办?我们可以降低期待,也可以保持期待、继续努力,还可以用别的法子替代目前的期待。
      只有具备这样成熟的心态,我们才能在人际交往中树立清晰而灵活的边界,最终实现双赢:既努力实现双方的期待,不牺牲、剥夺任何一方的权益,又可以进行适当的妥协,因为我们关注于长期的利益、连接于深层的渴望。

    其二、我们有许多选择。即使在压力下,也可以在反应Reacting)和响应Responding)中做出选择。
      任何事情的解决办法都不止一种。可为什么我们常常说实在没有办法?做出了损害自己、损害他人、或者两败俱伤的决定?很大程度上,是因为我们在做抉择时落入了情绪的陷阱,无法有效区分客观事件我的感受/ 情绪我的思维。如果我们能够放下对人、对事的判断——这种判断常常蕴含着过往经历中积累下来的负面能量,而是专注于当下的情境、最终的目标,我们就能比较冷静地发现多种可能性,最终选择出有利于双方的解决方案。所谓搁置往日恩怨、展望美好未来


    习惯五:知彼解己(Seek First to Understand, then to beUnderstood

      习惯五对于有效沟通提出了独到的见解:我们要以开放、好奇的心态用心聆听对方;知彼需要仁慈心,解己需要勇气(可见洞察自我很不容易),而两者如果平衡,就可以大大提高沟通的效率。
    SATIR的治疗理念中,以下三点非常有助于深入沟通:

    其一、我们因彼此的相似而连接,因彼此的差异而成长。
      我们要放弃分别心,打开心扉与人沟通。因为,每个人都能从不同的人际交往中获益——与自己相似的人,带来惺惺相惜的亲密、快乐;与自己不同的人,从针锋相对中引发反省与创新。可谓?rdquo;挚友诤友,各有所长。
    按照-哈利窗理论——一个研究人际互动关系的模型,对于每个人来讲,世界有四个部分:
    第一:自己知道,他人也知道的事情,是公开的信息;
    第二:自己不知道,但是他人知道的事情,是个人的盲点;
    第三:自己知道,他人不知道的事情,是隐私;
    第四:自己不知道,他人也不知道的事情,是未知之事。
      那么,谁能够准确、冷静地看到自己的盲点?往往是那些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人。

    其二、我们要保持内在感受和外在沟通的一致性。
      SATIR给我们呈现了几种非常形象的沟通模式:讨好、指责、打岔、超理智、一致性。当然,最有效的沟通模式是一致性——它充分考虑了自己、他人与情境三者的需求。一致性沟通的人具备比较高的自我价值感,他们能够说出自己的看法,掌管自己的感受和行动,也为自己负责。
      具体而言,在考虑自己时,我们要意识到并坦然接受自己的有限——知识、精力、时间等等,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与对方沟通的方式、承担责任的程度。
    在考虑他人时,要了解对方的性格、沟通模式,并充分理解对方也是有限的。在沟通学中,职场人士被分成四类:猫头鹰——分析型、孔雀——表现型、老虎——控制型、树袋熊——友善型。我们的沟通模式越丰富,越能够有效地影响他人。当然,我们之所以愿意多样化自己的沟通模式,前提的内在感受是:我尊重每个人,我承认每个人的沟通模式都是有意义的,而且我们在根本上是有共同渴望、可以彼此连接的。

    其三、在沟通模式中体现冰山模型
      SATIR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沟通四步曲:

    我看到……”
    我觉得
    ……”
    我认为
    ……”
    我希望
    ……”
      之所以有效,是因为在这种沟通模式中,对方能够明白我的感受、观点、期待,因而加强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。



    习惯七:不断更新(Sharpen the Saw

      Stephen Covey在最后提及的习惯七——“不断更新涉及生活的四个方面:生理、情感、心智以及心灵。正是这个习惯营造了持续健康的微环境,使其他六个习惯得以高效实施。而SATIR给我们描绘的自我环包含了八个方面:营养、生理、感官、情绪、理智、灵性、情境、人际关系,并谆谆教导我们要时刻关注这些方面,沿着觉察——选择——改变的循环不断提升自我。
    好奇妙,50年代的家庭治疗大师90年代的商业思想巨匠身、心、灵的修为中不谋而合!这再一次表明——人在深层次的渴望都是一致的,拨开层层迷雾,人性(Being)最终是能够在爱、喜悦和宁静中紧密连接的。
      当我们不断洞察自我、做出改变时,是否就没有困惑、一派和谐了呢?不会的。我们的心态还是会在顺境、逆境中起起伏伏,对于一些事情后知后觉、一些事情当知当觉、偶尔做到先知先觉。能够如此,人生已经很完满了,不是吗?

    谨以此文献给亲爱的妹妹芸芸:
    祝你生命中常驻健康、美好、幸福!•”

     

Copyright © 2011 厦门盈和人家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闽ICP备12013064号 yinghe-china.com satir-china.com.cn 中文域名:盈和.中国 | 萨提亚.中国
电话:18850306709   邮箱:yingherenjia01@126.com